您好,歡迎光臨廣元政協(xié)門戶網(wǎng)站!
田義華,元壩區(qū)沙壩鄉(xiāng)紅寨村一名普通農(nóng)民。她是一個好妹妹,為了挽救哥哥生命,不顧家人反對,毅然捐腎給哥哥;她是一個好兒媳,為了照顧久病不起的婆婆,任勞任怨,堅持了十多年。她以勤勞淳樸和善良孝順的品性,獲得了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。
說起捐腎給哥哥田義剛這件事,田義華不由潸然淚下。
田義華的父親在40多歲時得了青光眼,雙目失明后,哥哥成了家里的頂梁柱。哥哥是個苦命的人,女兒3歲時誤食撒了滅鼠藥的紅薯,就這樣走了。
禍不單行,2008年9月,哥哥在上海打工時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癥。回到廣元治療兩個多月,仍無好轉(zhuǎn),最后被送到四川華西醫(yī)院。經(jīng)診斷,田義剛的治療方案只有兩個——長期透析和換腎。透析的費用,一年就得十幾萬,普通農(nóng)民家庭根本負擔不起;腎移植,又到哪里去找合適的腎源?
一家人經(jīng)過比對檢查,只有田義華的腎符合各項指標要求。正在她做出給哥哥捐腎的決定時,卻遭到了丈夫的極力反對。丈夫聽說,捐腎后對身體會有一定影響,萬一手術不成功,哥哥的命救不活,妻子也白白浪費了一個腎。
丈夫的勸說動搖不了田義華的決心,于是他便以離婚要挾。田義華內(nèi)心十分痛苦,她開始苦口婆心地一次一次找丈夫談心。她講述了她和哥哥深切的兄妹之情,哥哥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。女兒也說:“爸爸,你就答應媽媽吧,我只有一個舅舅!”終于,田義華的執(zhí)著和善良感動了丈夫。
2009年3月28日,兄妹倆在華西醫(yī)院成功進行了腎移植手術。為了支付高昂的醫(yī)療費用,田義華還把自己家中積攢的一萬多元全拿了出來給哥哥治病。如今,田義華哥哥的身體已經(jīng)有所好轉(zhuǎn),只需長年吃藥和定期檢查,每年的花費在三四萬元左右。
手術后,丈夫給予了田義華無微不至的呵護。在家中,田義華主要洗衣服和做飯,而繁重的體力活則由丈夫承擔。說起女兒,田義華堆滿了笑容:“女兒非常懂事,雖然現(xiàn)在住在學校,但是她回家后就幫我洗衣服、做飯、掃地。”
田義華在村上還是出了名的孝順媳婦。1997年,田義華與丈夫結婚不久,婆婆就得了病。公公去世早,丈夫長年在外打工,孩子尚小,于是照顧孩子和婆婆的重擔落在她那柔弱的肩膀上。婆婆病重了,變得口齒不清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她就為老人喂飯、按摩、梳頭、擦拭、端屎端尿,每天都要忙到深夜12點才能休息。這一堅持就是十多年,直到婆婆去世。
對于她為哥哥和婆婆所做的一切,田義華只說了三個字:“應該的。”這也是她對“孝老愛親”的最好詮釋。
Copyright?2025 www.88456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廣元市委員會 主辦
辦公地點:四川省廣元市人民路北段9號 聯(lián)系電話:0839-3262724
ICP備案號:蜀ICP備2020031380號-1 川公網(wǎng)安備51080002000223 號
技術支持:四川程友科技開發(fā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