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政協委員熱議"建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" 等話題
發布時間:2016-09-25 點擊量:7320
連日來,“突破性發展旅游產業,努力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”、“今后五年,堅持生態、文化、康養、旅游深度融合,生態康養旅游總收入突破600億元”等成為參加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,他們各抒己見,紛紛建言獻策。
市政協委員陳映儒:生態康養旅游將為廣元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
市第七次黨代會響亮提出“突出全域旅游帶動,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”,更加明確賦予“旅游”作為廣元戰略性支柱產業的使命擔當,“全域旅游”是路徑,“建設生態康養旅游名市”和“大蜀道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”是目標,這一定位,全面奏響了廣元旅游轉型升級的集結號,未來五年,廣元旅游將以此實現華麗轉身。
陳映儒說:“廣元生態氣候冠絕一方、康養資源富集多樣、旅游產業迅猛發展,在康養旅游成為‘大眾剛需’的背景下,‘生態+康養+旅游’三大優勢資源強強聯手、強勢整合,構建生態康養旅游產業勢必具有‘沖出四川、放眼全國、面向世界’的競爭優勢,且不易復制和同質競爭,生態康養旅游將為廣元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。”
她建議:立足城市戰略編制康養旅游規劃。將“生態康養”理念聯動廣元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,整合利用生態康養旅游資源,建設國際標準的康養旅游項目,強化康養體系和特色產品支撐,全要素、全域化提升城市環境和配套服務,傾力打造中國西部創新型、生態型、康養型現代化旅游城市,把廣元建成具有全國示范性、區域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。
注重特色開發康養旅游產品,重點建設四大生態康養旅游:即劍門蜀道文化度假康養旅游區,唐家河自然康養旅游區,米倉山森林康養旅游區,整合鼓城山-七里峽、蒼王峽、鹽井河建設國家5A景區,曾家山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
輻射全域狠抓康養旅游體系。推進“生態廣元·都市休閑”廣元城、生態康養旅游縣、生態康養旅游名鎮和一批精品基地建設,形成生態康養大產業。
市政協委員仲傳武:生態康養旅游將是現代都市人群的首選方式
“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,全國經濟已逐步向后工業時代轉變,以旅游為主的服務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,必將成為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,而生態康養旅游將是現代都市人群的首選方式。”采訪中,仲傳武告訴記者。
如何突破性發展旅游產業,來助推和實現生態康養旅游名市的創建?
仲傳武有他的看法:
一是搞好發展規劃。以構建全域旅游為出發點,對全市旅游發展進行全域性高規格規劃,在城市規劃建設、旅游發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進行多規融合,其他產業規劃都應緊緊圍繞有利于發展和促進旅游產業來實施,并作為統領和指導市縣(區)旅游產業發展的核心,實現文旅、農旅、體旅和康養的相互促進、相互協調、相互融合。
二是加強城鎮旅游配套服務體系建設。在堅持規劃實施好新城區,逐步改造舊城區的過程中,要特別注重規劃建設和提升改造與旅游業相關的城鎮酒店、賓館等配套服務體系,著力在城鎮綠化、亮化、美化、香化上下功夫,加強從業人員規范化培訓和市民文明素養提升,為游客提供舒心舒服的享受。
三是加快構建旅游交通網絡。要按照區域布局要求,突破縣區界線,聯動發展,對現有的旅游道路進行全面升級改造,把全市旅游景區進行有效串聯,以廣元城區為核心,構建航空、公路、鐵路、水運等綜合性立體交通網絡,形成貫穿全市、縱橫縣區、航空水運的旅游精品線路,逐步成為川陜甘及全國有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。
四是大力發展旅游新業態。依托和發揮廣元良好的生態資源、溫泉資源、旅游資源、文化資源等多種資源優勢,積極發展生態康養自駕旅游、溫泉旅游等旅游的新業態。
市政協委員畢江:康養旅游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
“康養旅游指通過養顏健體、營養膳食、修心養性、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,使人在身體、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。”畢江說,國家旅游局在2016年1月出臺了《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》,我市應立即啟動創建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工作。這是我市繼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、全國衛生城市、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后又一大促進旅游發展的舉措。為此,需要組織人員培訓學習標準,聘請行業高水平專家實地考察,統一規劃,不能各自分散,群擁而上。
他認為,康養旅游對空氣、水、環境、生態環境要求極高,涉及到我市調整產業布局的問題。我們要淘汰落后產能、污染環境的企業。康養旅游同時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,可以帶動行業發展,區域經濟發展,區域群眾致富增收,關鍵在于如何規劃旅游藍本和營銷旅游經濟。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