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人久久亚洲影院_丰满少妇在线观看网站_h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黄色免费影视

您好,歡迎光臨廣元政協門戶網站!   
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- 時政要聞 - 時政要聞

廣元文化發展脈動強勁

發布時間:2011-10-31  點擊量:5143

災后重建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優勢,做強文化事業,做大文化產業——
廣元文化發展脈動強勁

四川日報記者  侯靜  徐凱

1015日,走進廣元千佛崖文化產業園區,高大的皂角樹和銀杏樹,透亮的青石板路,營造出一份古樸寧靜;旁邊,數千尊摩崖石刻造像更顯莊嚴肅穆。此前3天,千佛崖石窟保護工程正式啟動,困擾這一“國寶級”石窟群的周邊環境污染和文物本體病害將得到徹底治理。

漫步古香古色的戲樓、茶園和商業街,觀賞古蜀道上的摩崖造像遺跡,可以清晰觸摸到廣元文化事業、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勁脈搏。

廣元在加快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中,始終堅持把文化產業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和抓手,深挖文化資源潛力,將文化事業建設與發展作為靈魂工程,統籌謀劃推進。

活動豐富強大精神力量支撐災后重建

105日晚,在央視“我要上春晚”欄目中,廣元舞蹈《老媽媽》的藝術魅力征服了嘉賓評委和電視機前的觀眾,現場觀眾淚花閃爍……一個舞蹈節目,能有如此反響,確實不凡。

這僅是廣元群眾自編自演的文化節目之一。

“在不可抗拒的災難面前,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人民群眾擦干眼淚、堅強挺立。”廣元市委書記羅強說,在重建伊始,廣元就認識到精神家園重建的重要性。

為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,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災后重建。震后20天,廣元舉辦《挺起不屈的脊梁》抗震救災大型廣場晚會;他們還結合“舉牌娃娃”、對口援建和“出自己的力,流自己的汗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”、“有手有腳有條命,天大的困難能戰勝”兩條標語的生動事例,組織《感謝祖國》等大型主題晚會;邀請央視“激情廣場”欄目、將軍后代合唱團來演出……僅2010年,廣元市就開展各類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205場,為基層送圖書13.5萬余冊。

“唱紅歌,感黨恩,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。”家住廣元金海灣附近的王蕓說,每當聽見激昂的紅歌聲,她總會和著節拍高歌幾句。去年6月以來,廣元以“頌歌獻給黨·感恩奮進”為主題,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災區百萬群眾歌詠活動。全市4071個單位、156萬人參與,共組織各類演唱活動3138場。大量的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,充分發揮了文化撫慰心靈、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,助推災后重建順利實施。到今年9月底,廣元災后重建項目完工率和完成投資均達到98%以上。

為鼓勵打造文化精品力作,震后廣元開始評選“廣元文化獎”、“劍門關文學獎”。在全省率先出版發行抗震救災大型畫冊《震不垮的廣元人》。舞蹈《老媽媽》獲“中國老年藝術節”金獎,歌曲《蜀道》、電視專題片《遠去的故土》入圍“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”,一大批廣元原創優秀文化產品在全國公開出版發行。

廣元還在全省率先作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決定,一批項目被列入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保護名錄,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大力弘揚和有效傳承。在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,廣元現場制作、展示白龍紙偶、喚馬剪紙、高觀皮影、劍門手杖等非遺項目。如今,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“廣元白花石刻”、“青川薅草鑼鼓”、“麻柳刺繡”已成知名品牌。 

設施重建,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

今年827日,大型武則天專題陳列館——女皇文化陳列館開館。“這是我市文化重建的重要成果之一,也是一扇展示廣元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。”廣元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王華蓉介紹,通過文化設施重建,該市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水平將至少提前十年。

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使廣元市公共文化陣地和設施設備遭到嚴重毀損。如何重建文化設施?經過深入調研,廣元市委、市政府明確提出,抓住災后重建的歷史性機遇,加快構建覆蓋全面、功能完善、營運高效、惠及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一系列有力措施隨即實施:整合建設“廣元文化藝術中心”等一批投資過億元的標志性文化重點項目,加快實施縣區“兩館”、鄉鎮綜合文化站、農家書屋等一批面向基層的民生工程。

截至今年830日,廣元市255個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重建項目中,212個已竣工。39個文物搶救保護工程項目全部開工,已竣工20個項目,占項目總數的51%

項目引擎,文化產業集群式發展

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,千佛崖景區建設納入廣元市災后重建總體規劃,投資近4億元,打造以石刻造像景觀為核心,集旅游觀光、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園區。

在文化產業重建中,廣元兩次為“國寶”讓路,“劍門關背后,一條新隧道從景區外繞過。離劍門關不遠的千佛崖摩崖石刻造像背后,也有一條新修的隧道。”廣元市文化體育和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仲斌說,有國家政策支持、對口援建幫扶、民間資金注入,廣元全力推動項目建設,文化產業重建迅速展開。

廣元將獨特而豐厚的文化資源要素全面融入災后產業振興中,深度挖掘劍門蜀道文化、女皇文化、紅軍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內涵,開發旅游文化產品,加快優勢資源向優勢產業轉變。規劃重點文化產業重建項目14個,規劃總投資4.49億元。皇澤寺、昭化古城、劍門關、明月峽先后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,該市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已達8個,位列全省第二。

為把豐富的紅色文化融入旅游產業發展,廣元先后投資1.3億元用于境內47處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。其中,蒼溪紅軍渡和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被國家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區之一。

“把保護、傳承、發展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,廣元將形成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、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。”廣元市市長馬華說。

以項目為引擎,文化產業集群式發展。截至830日,該市14個文化產業項目全部開工,其中竣工11個,占項目總數的79%,完成投資48716萬元。文化產業大發展為廣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。2010年該市文化產業創造增加值4.87億元,較上年增長43%

上一篇 下一篇

Copyright?2025  www.88456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 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元市委員會 主辦  

辦公地點:四川省廣元市人民路北段9號   聯系電話:0839-3262724

ICP備案號:蜀ICP備2020031380號-1   川公網安備51080002000223 號

技術支持:四川程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