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光臨廣元政協門戶網站!
科學易地搬遷 加快精準脫貧
——張曉春常委的發言
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家將投入6000億元支持國貧縣、革命老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,對我市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。當前,我市近10萬人需進行易地扶貧搬遷,如何抓住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,務實推動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,將成為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。為此,我們建議:
一、強化工作措施,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
一是建機構強隊伍。建立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,配齊配強人員,抓實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具體指揮和統籌協調。各縣區、鄉鎮要建立相應機構,確保易地搬遷工作順利實施。建立領導包片定點制度,確保每個安置點、每個農戶都有縣級領導、鄉鎮領導、村干部聯掛,全程負責,不達標、不脫鉤。二是抓調研定方案。要把易地搬遷方案的制定擺在突出位置,吃透上情,摸準下情,分析風險點,找好結合點,制定科學嚴謹、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。市級相關部門要成立聯合調研組,走出去“取經”,走下去“納諫”,研究制定符合廣元實際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。三是重督查嚴考核。堅持責任清單制度,明確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責任,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。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,把易地搬遷工作落實情況納入目標考核范疇,嚴格督查督辦,逗硬責任追究。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,委托民主黨派、社會組織以及咨詢公司、科研院所等第三方評估機構,通過監測數據分析、實地調研等方式,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第三方獨立評估。
二、突出工作重點,統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
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點多面廣、任務重、要求高、頭緒繁多,必須突出重點,統籌兼顧。一是全力抓好規劃,體現“布局美”。堅持多規融合,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、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等多類規劃相互融合,統籌規劃、同步實施。要因地制宜、尊重群眾,突出地域特色,保持田園風貌,堅持“依托城鎮,宜聚則聚、宜散則散,錯落有致、相對集中”的原則,做到規劃選址、放線定點、建設風格、質量監管、獎補標準“五統一”。在戶型設計上,要設計群眾喜歡、適用的戶型圖供搬遷戶參考選擇。我市宜就近相對適度集中安置為主、插花安置為輔,鼓勵有條件的搬遷戶在城區、集鎮購買商品房安置,有利于擴大公共服務設施受益范圍,解決貧困群眾后續生產生活問題。同時,原來的住房在安全的前提下,轉為生產性用房。二是完善基礎設施,體現“生活美”。堅持量力而行、因戶施策,合理確定建設標準,引導群眾合理選擇建設規模、建設進度和配套設施,按照國家規定,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面積原則上不超過25平方米,確保房屋按時建得起、室內有裝飾、生活有美感,防止盲目擴大面積導致搬遷戶舉債,增加脫貧難度。整合涉農資金,優先用于集中安置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,配套建設水、電、路、氣、網等基礎設施,方便搬遷群眾生產生活。加強建設質量監管,真正建成“滿意房”、“舒適房”、“放心房”。堅持易地搬遷“重在三分建,美在七分管”理念,加強集中安置區社會綜合治理。三是多方創業增收,體現“富足美”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,從一開始就要把增收致富作為一個重要考量,同步對搬遷群眾的安置、就業進行幫扶。對于投親靠友安置戶,除享受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政策外,遷出、遷入地政府要在戶籍轉移、社會保障、就業培訓、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。同時,要注重搬遷后的幫扶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,加大農民實用技能及創業培訓力度,加大涉農信貸投入,扶持易地搬遷群眾自謀職業、自主創業,切實做到“挪窮窩”與“換窮業”并舉、安居與樂業并重、搬遷與脫貧同步,確保貧困群眾“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致富”。
三、破解關鍵難題,高效推進易地扶貧搬遷
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政策性強,社會關注度高,稍有不慎,容易引發社會矛盾。在工作中既要嚴格遵守上級剛性政策規定,又要在政策范圍內創新方法。一是有效解決搬遷戶與隨遷戶政策差異問題。國家要求中央資金全額補助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建設,對于隨遷戶只享受公共基礎設施而無建房補助。這一政策對于建檔立卡戶與隨遷戶差距較大。因此,建議在執行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補助標準的同時,統籌扶貧、涉農、危舊房改造以及信貸等資金,給予隨遷戶適當補助,既體現政策又避免差距過大引發社會矛盾。二是有效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。建立資金整合機制,充分發揮扶貧資金“導向輪”和“粘合劑”的作用,按照“用途不變、渠道不亂、集中使用、捆綁實施、各負其責、各記其功”的思路,在農戶建房過程中整合土地增減掛鉤、地質災害搬遷、危舊房改造等項目資金,在集中安置點上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、社會資金和搬遷戶自籌資金,統籌調配,重點突破,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不足的問題。三是有效解決建設用地問題。要創新思路舉措,采取改造開墾非耕地、政府調劑土地、調整閑置土地、統一補償流轉安置用地等方式,解決集中安置建房用地問題;采取搬遷戶購買遷入地空閑房屋、搬遷農戶和安置地村民協商置換、親友協調轉包土地等方式,解決分散安置建房用地問題。要嚴格執行一戶一宅、建新拆舊、拆舊復耕制度,增加農業用地。四是有效解決政策服務配套問題。要在國家政策框架內,制定出臺相關優惠政策,配套解決好搬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。教育方面全面兌現義務教育各項優惠政策;戶籍遷移方面由當地政府統一為搬遷戶辦理戶籍遷轉手續,納入當地社區管理,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的社會服務;就業方面開展免費就業培訓,給予稅費減免、小額貸款等政策扶持。
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|
界 別 |
朝天區政協主席、黨組書記 |
中 共 |
Copyright?2025 www.88456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元市委員會 主辦
辦公地點:四川省廣元市人民路北段9號 聯系電話:0839-3262724
ICP備案號:蜀ICP備2020031380號-1 川公網安備51080002000223 號
技術支持:四川程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